检测站授权签字人在上岗前都要经过严格的选拔和培训,肩负着签发检验检测报告的重任,要对报告的真实性、客观性、溯源性全权负责。一旦签署了虚假或不实的检测报告,检测站和个人都将面临法律风险!文章的内容很重要,授权签字人一定要看好。
一、签发虚假报告隐藏的法律风险
1、行政处罚
如果授权签字人签发的报告中存在不实信息或不符合法律法规,检测站极有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如高额罚款。《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规定:违反管理办法规定,出具不实或虚假检验检测报告的,法律、法规对撤销、吊销、取消检验检测资质或者证书等有行政处罚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3万元罚款。一些地方也有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如《江苏省道路运输条例》规定,未依照国家标准及相关要求开展检测的机构,将面临三千元到一万元不等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还会被吊销经营许可证。
【处罚案例】:2024年6月,安庆市某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在环检操作时,采用替代检测车辆的方式,违规出具虚假的合格排放检验报告,被处31万元罚款,并没收违法所得960元。
2、刑事处罚
若检验检测造假行为构成犯罪(如重大责任事故罪、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授权签字人可能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处罚案例】:西安某机动车检测公司因提交虚假检测文件,法院判定该公司处罚金20万元,同时六名相关责任人被判处九个月到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连带责任
虚假的检测报告如果被不当利用,极有可能引发交通安全事故,此时授权签字人和检测机构可能还要承担对受害方的赔偿责任。如:为没有通过安全性能检测的车辆出具虚假检测合格报告,致使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受害人有权要求检测机构和签发车辆合格检测报告的授权签字人共同赔偿。
小编提醒:除以上法律风险外,还会造成检测站声誉受损,授权签字人职业发展面临重大危机。当前机动车检测市场竞争激烈,良好的声誉能够提高检测站的市场竞争力,一旦声誉下降,将导致客户流失、业务锐减,机构发展举步维艰。
二、合规建议
1、精通相关法律法规
授权签字人必须熟练掌握且透彻理解岗位所涉及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严格审核检测数据,确保符合国家标准(如《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2、恪守职业道德
授权签字人要恪守职业道德,坚守底线,杜绝弄虚作假行为。检测站也应当定期开展职业道德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
3、积极配合监管
检测机构要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的检查与指导工作,对发现的问题不回避,认真对待,及时整改。
4、完善站内质量管理
检测机构要不断健全完善站内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对检测工作的监督和审核力度;建立内部责任追溯机制,避免因管理漏洞导致个人责任。授权签字人在签发报告前,要谨慎细致地核对各项检测数据和结果,确保报告内容真实可靠。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内容如有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若有侵权,我们深表歉意,请联系或通知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